围观20年前中国留学生的真实生活
最近在网络上发现了一部2000年左右拍摄的关于在德中国留学生的纪录片。看了之后感触良多,这个纪录片拍了快20年了,这么多年里,我们的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一些留学生活的感受还是没变的。希望每一位留学生们都能乘风破浪,顺利的到达梦彼岸。
21世纪初,大学不收学费的德国成为了许多中国学生自费留学的目的地。
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张振东就是其中一位。
张振东的老家在陕西铜川,父母俩都是煤矿工人,已经退休。2001年,张振东揣着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7万块钱来到德国攻读研究生。
01
张振东目前(采访时)在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就读经济信息专业研究生。
达姆施塔特大学是德国著名的理工科大学,这里的学习压力不小。
晚上十点钟,记者和张振东走回宿舍时,校园里都是从校区返回宿舍的学生。张振东说自己也经常在图书馆学习到10点钟关门再回宿舍。
进门是电脑桌和电视,左边是衣柜和一张不足一米的小床,眼前这个不足十平米的房间就是张振东的宿舍。搬进来的第一天,张振东就在墙上挂上了国旗。
张振东说达姆城的房子十分难找,在最开始的半年,张振东住在隔壁几十公里外的美因茨市,每年坐火车通勤上学。
直到一年前他才终于等来了这个宿舍,对此他很珍惜。
房间外面是一个公共厨房,简单吃过晚饭的张振东还要准备明天打工的午饭。
除了学习和打工,摄影是张振东的精神支柱。
靠着辛苦打工一年多,张振东攒钱买下了一套心爱的相机。
他非常兴奋的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拍摄的照片和投稿的文章登上了报纸头版。
这是张振东最基本的生活情况。
02
在张振东那个年代选择出国的留学生中,大部分家庭条件一般,留学期间不得不在寒暑假选择打工挣钱。
张振东也是如此。
暑假的两个月,张振东每天只睡5、6个小时。每天伴随着闹钟的响声,早上4点25分准时起床,在路灯下吃完早饭后骑着自行车赶公交。
张振东打工的路程并不轻松,每天5点零七分做第一班车,中间要倒两次车,下车后还要骑十分钟的自行车。
但张振东开玩笑说每天能够欣赏像童话世界一般的田园风光让他感觉不到工作的累。
张振东动作的地方是一家小型印刷厂,他负责在流水线上打包包装,工资是每小时7欧元。
这项工作并不轻松,张振东暑假每天在这里工作10个小时左右,基本全程都需要站着,不能坐下休息,唯一的休息时间只有中午的15分钟就餐时间。
在接受采访的当天下午4点钟,张振东还从工厂赶回了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参加这学期开学以后的第一堂公共理论课。
没有人知道坐在课堂里的张振东刚刚在流水线上工作了近十个小时。
如此高强度的生活节奏让采访的记者不禁问他:“累不累?”
张振东笑了笑说:“还行吧,习惯了。累是有点累,回家洗个澡,吃点饭就不累了。”
张振东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很重的心愿,他要努力打工挣钱,秋天的时候把父母接到德国,带两位老人去欧洲最美丽的地方旅行。
03
在张振东的组织下,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就读的多位留学生也在镜头前分享了他们各自的留学感受。
王昊
王昊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在留学德国前曾经在上海有一个月薪四五千块钱的好工作,还有一位未婚妻。
他的留学第一年遇到了很多常人觉得难以度过的困难。出国两个半月后,王昊国内的未婚妻选择和他分手。三个月之后,经济上基本弹尽粮绝。
回想起一开始的艰难时光,王昊说他很佩服自己第一年的状态。
“人就是这么慢慢长大的。”他说。
郭彦民
除了生活上的困难,想家也是那一代留学生的普遍面临的问题。为了省机票钱,很多留学生留学期间从未回过家。
圣诞前夜,是郭彦民的生日,他给家里打了电话,打着打着他就哭了,但是他没敢让父母知道。
“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你来德国学会了什么能力?你学会的是享受孤独的能力。”郭彦民说。
张振东
张振东心里挂念最多的还是家庭。
“当我一旦把护照拿到手里,德国签证已经来的时候,那不是我一个人的,那是全家人的。我承担的是整个一个大家族的责任。”他说。
赵新颜
赵新颜是这些留学生中的乐观派,
“我觉得我过得特别开心,可能和别人经历不太一样,我可能是天生比较乐观的人。我觉得像打工这些辛苦的事情,就是我要经历的东西,我就是要来体验这些东西的。”
穿越二十年的时空,时代变了,但大家积极追求向上的心态没变。
电影珍藏版
动漫电影
动画片连载
电视连续剧
国内
历史讲座合集
纪录片合集